中国共产党新闻网>>党史
分享

吉鸿昌:“国破尚如此,我何惜此头”

陈辉

2025年10月26日08:40    222

点击播报本文,约

1934年11月24日,是蒋介石手令将吉鸿昌“就地枪决”的执行日。国民党北平陆军监狱,戒备森严,刽子手持枪荷弹,杀气腾腾。

此时,吉鸿昌披上斗篷,从狱中大义凛然走向刑场,途中他用树枝做笔,以大地为纸,写下了气吞山河的就义诗:“恨不抗日死,留作今日羞。国破尚如此,我何惜此头!”

殉难前,吉鸿昌面无惧色地对执行官说:“我为抗日而死,不能跪下挨枪。死后也不能倒下,给我拿把椅子来!”临刑前,吉鸿昌又对刽子手命令道:“到前面开枪!共产党人要死得光明正大,决不能在背后挨枪,我要亲眼看着蒋介石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!”当刽子手在吉鸿昌面前颤抖着举起枪时,他振臂高呼:“中国共产党万岁!”“打倒日本帝国主义!”

吉鸿昌,1895年10月18日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。1913年8月加入冯玉祥的队伍,因表现出色,由士兵逐步升迁,后来官至宁夏省政府主席兼第10军军长。

1932年4月,上海“一·二八事变”爆发,东北早已沦陷,生灵涂炭。山河破碎,国难当头,当年秋天,吉鸿昌秘密加入了主张抗战的中国共产党。

1933年5月,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成立,吉鸿昌任同盟军第二军军长、北路前敌总指挥。他率部收复了康保、宝昌、沽源和多伦。这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军手中收复国土,举国为之振奋。

1933年10月10日,吉鸿昌部队在北平附近的昌平一带被中央军伙同晋军、西北军包围,因弹尽粮绝而失败。

1934年5月,吉鸿昌回到天津,组织成立了“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”,被推为主任委员,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。11月9日,不幸被捕,被押往北平陆军监狱,国民党以多次煽动兵变的“叛国罪”和加入共产党的“叛党罪”对吉鸿昌判处极刑。

2009年,吉鸿昌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。2014年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。

(来源:人民政协报)

(责编:代晓灵、彭晓玲)
微信“扫一扫”添加“学习大国”

微信“扫一扫”添加“学习大国”

分享到:
推荐阅读